2018年是中国会议业发展至今最为迅猛且极具特色的一年。回首这一年中国会议市场的发展情况,我们不难看出其发展潜力仍具较大开发价值:年会议量居高不下,会议质量不断提升,会议形象颇受好评,内在价值赢得广泛认可。中国的会议市场呈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态势。
虽然2018年的会议市场仍被公司会议占据大半,但与2017年相较,国际会议的举办数量明显增多,且未来发展趋势为业界所看好。2018年是会议业极具创新意识的一年,会议技术由少到强,既加强了与会者的参会体验感,也为会议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线会议城市的发展依旧超前,但二三线会议城市的发展不容小觑。仅一年,海口、杭州等会议城市排名迅速攀升,城市形象备受赞许。不难从中得出,眼下办会者在选择会议目的地时,不仅参考目的地支持力度与当地产业基础两大准则,当地的旅游资源也成为了重要参考原则。
延续上一年的结果,参会者对会议流程及接待中的服务最为重视。会议酒店软硬件持续发展、行业服务意识逐渐加强,加之会议技术的不断涌现,在各个方面均较大程度地提升了参会者的体验感。
坚信在如此稳定且健康的大环境下,会议行业会愈战愈勇,向更高、更广的发展平台迈进!
1、2018年中国会议行业的发展态势良好,整体形象提升
本次会议行业调查主要面向三大类资深会议群体:其中,受邀参与调查的会议主办方、会议组织者占比25%,会议中心(酒店)占比38%,会议服务商为37%。特别需要提及的是,与往年相比,会议服务商中负责会议技术方向的群体占比明显提升,达到13%。
据调查结果显示,有75%的调查者认为2018年度中国会议市场的整体发展呈增长趋势,对其前景十分认可;而也有16%的调查者认为2018年中国会议市场发展势头有所下降;余下9%则认为与2017年相比无明显改变。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出业界当前对于会议行业的现状还是较为满意的。虽然不乏有批评的声音,但找到不足才更能明确未来的改进方向。相信在业界和社会的广泛专注及监督下,会议行业会更为完善。
2、举办国际会议成为中国会议行业 发展领域的重中之重
2018年,中国会议行业在社会中的反响甚佳。81%的受访者对于中国会议行业的整体评价持赞扬态度,认为会议行业的整体形象与会议价值的认可度均在不断提升。但仍有12%的人持相反态度;7%的人选择没有变化。
总体而言,中国会议行业在各个方面的发展均在稳步提升之中,尤其在会议国际化的发展上进步尤为突出,有41%的被调查者选择了该结果。于2017年调查中位列第一的会议技术与服务项目本次退居第二,占比36%;选场馆建设的有11%,与2017年持平;“奖励旅游”占比有所减少,仅12%。由此可以预见,未来在中国举办国际会议的市场会越来越广阔,占据主导地位。
3、会议技术的应用相较2017年更为凸显
通过调查,与2017年相比,2018年会议技术在会议举办期间的使用程度有明显加强。结果显示,78%的受访者认为参会期间融入先进的会议技术会较大幅度地提升参会体验感;仍有7%的人选择会减少会议技术的应用,以此来缩减会议成本;另有15%的受调查者认为与此前相比变化不大。
会议技术领域的发展潜力有目共睹,它的加入为会议行业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活力,将会议行业的整体发展推向了新的阶段。相信在未来,属于它的发展空间将不可限量。
4、会议整体服务意识水平仍需不断加强
2018年,会议组织者在办会投入上选择与往年持平的占比45%,与2017年的52%相比略有减少。选择增加投入与减少预算的人分别占比29%、26%。与另一项调查结果相结合,有85%的调查对象认为会议行业的整体服务意识水平有较大提升;仅有5%的人持相反意见,10%的人选择了与2017年持平。由此不难发现,在与会者愈发重视服务与体验感的大环境下,主办方如何既不改变原有预算,又能加强会议服务、融入会议科技,是亟待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5、中国举办国际会议的进程加速,值得期待
2018年是中国会议行业向国际化方面发展有较大突破的一年,国际会议的举办数量相较往年有所增加。据调查结果显示,47%的受访者认为中国举办国际会议的进程呈平稳发展状态;40%的人对于2018年会议行业取得的成绩表示认可,认为该进程发展迅速,与2017年相比增加了4%;另有13%认为进展缓慢。
中国会议行业的国际化发展正在逐渐步入正轨,在不远的将来,定会谋得重大收获。
6、广而优的会议服务是吸引参会者的最佳途径
“体验感”是2018年度会议行业的热门词汇,为越来越多的参会者所强调。全方位的为与会者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一直是会议组织者希望达成的目标。据调查,各项结果与去年相比并无过大差别:选会议流程与接待中服务的会议人占比25.7%,注重演讲嘉宾的占比18.8%,重视住宿环境的有9.9%,注重会议时长的占5.7%,关注交通(会议用车)占比10.4%,看重安保设施的仅占5.1%,希望感受当地人文的人占比17.6%,另外还有6.8%的与会者更为关心参会媒体的数量。
会议流程、接待服务、演讲嘉宾与目的地感受四项依旧是参会者最为重视的会议体验。主办方应最大化利用目的地资源,在为参会嘉宾提供思想盛宴之余,感官的体验也需加强。
7、会议酒店仍坚持加大推广力度,与软、硬件设施发展齐头并进
与2017年相比,2018年会议酒店仍在加大推广力度,占比47%。其中,有4%的人认为有必要投入更多。但也有10%的调查对象认为推广呈缩减趋势,与2017年相比降低了5%;表示持平的占比43%。
在坚持推广的同时,酒店在软、硬件方面也下足了功夫。有41%的人表示2018年会议酒店在软、硬件上均保持较快发展;32%的人认为会议酒店更为重视硬件发展而忽视软件,当然也有不少人选择了软件发展迅速、硬件发展缓慢这一选项,占比12%;认为酒店两方面均发展缓慢的仅占15%。
由此我们不难分析出,2018年,会议人对于酒店软、硬件的发展是持认可态度的。但服务品质依旧是评判酒店优劣的核心准则,望酒店在提升服务品质方面继续加大力度,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进而提升酒店在会议行业中的地位。
8、二三线会议城市大幅度抢占会议市场,目的地支持力度仍是会议主办方最为重视的选址原则
据调查,2018年度于二三线会议城市举办的会议数量猛增,虽然未超过一线城市占领主导地位,但与2017年相比,其发展速度尤为强势,杭州、海口最为明显。
调查结果如下:一线会议城市共占据52.9%的会议市场。其中,北京占比15.1%,上海18.7%,广9.7%,深圳9.4%。一线城市的会议举办数量仍处于龙头地位,相比去年增长5.1%。
反观二三线城市,海口在2018年中发展迅速,仅次于杭州的13.9%,位列第二,占比8.5%。随后,成都占比7.5%,厦门占据6.6%,重庆为3.3%西安是3.6%昆明1.8%。二三线城市的崛起速度远超业界想象,仅一年间就迅速瓜分了近一半的会议市场。以杭州、海口这类城市为首,其潜力可见一斑,亟待会议组织者前往挖掘。但仍有如昆明、大连一般的城市在会议产业高速发展的当下,进展缓慢。其延缓原因需要引起当地政府及业界资深人士的重视,并尽早解决,以期来日以更为开放的状态为会议产业开枝散叶。
站在会议组织者的立场,选择优质的办会地点无疑是主办方最难抉择的问题。我们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他们在选取会议目的地时最为重视目的地的支持力度,占比31%。而有22%的人认为当地的产业基础更为重要;19%的人表示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其首要参考条件;还有13%的人选择了软件服务水平,11%的人选择了当地的旅游资源,4%的人注重当地硬件设施情况。
纵观上述调查结果,选取办会地点确实需要主办方进行多方面的权衡,过程复杂且繁琐。与2017年相比,2018年主办方对于当地产业基础的重视程度大幅度增强,超出13%。伴随着会议者的需求越来越多,“会议+”的范围越发宽泛,目的地雄厚的产业基础确实会为主办方办会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
9、媒介宣传对于会议市场的推广至关重要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新媒体行业迎来了发展黄金期。2018年,新媒体增势凸显。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媒介宣传对于会议行业的推广而言至关重要。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特别针对主办方提出了关于媒介宣传重要性的问题。高达98%的调查对象表示媒介宣传不可或缺。其中,69%的人认为媒介宣传很有必要,29%则表示有必要集纳更多媒体参与宣传。仅有2%的群体选择了“无影响”。
会议是一项包容性与吸纳性极强的产业。媒体的无界限传播特性会助力其与更多不同的产业相识并结合。只有不断扩充其延伸产业链,才能为行业带来新突破。
10、会议企业创新转型引领会议产业加速升级
通过调查,会议人对于2019年会议行业的整体发展预测与上年的调查结果基本维持不变。在新会风以及整体经济形势变化的共同作用下,有67%的受调查者认为2019年的中国会议企业会通过转型创新,为全行业谋取新的发展机遇;有24%的人表示,行业最终整合尚未完成,目前难以预测其未来发展态势;另有9%的人认为目前行业受各方面的影响波动较大,暂时难以恢复到较高的会议水准。
与去年结果不同的是,有超过一半的人十分看好2019年国际会议领域的发展前景。紧随其后的是社团会议,占比22%;选择公司会议的群体逐年下滑,仅占20%;而政府会议只占6%。
总体而言,会议市场被持续扩充,会议产业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始终被社会视为朝阳产业。2019年,希望能有更多的企业被吸纳进来,不断壮大会议产业的覆盖范围,厚积薄发,聚力前行!